
一、臀红
二、脐疝
三、耳病
臀红,医学上又称“尿布皮疹”,是因湿尿布刺激而引起的皮疹,是新生儿和一岁前小儿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在包尿布的部位,轻者局部皮肤起小红丘疹或发红,重者皮肤脱落或皮肤糜烂。新生儿皮肤柔嫩,发生臀红后每次大小便时因疼痛会引起新生儿哭闹不安,同时影响睡眠和饮食。
预防方法
① 尿布要勤换,湿后要立即更换干净。换下的尿布要放入盆里(不要乱扔在地上),用肥皂和开水烫洗,用清水漂净,在阳光下晒干,以保持尿布清洁和柔软。绝不可把尿湿的尿布不经冲洗,直接晾干就用。
② 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温水洗净小儿的臀部和会阴处,再用软布轻轻擦干,扑上少量的爽身粉,这样大小便中的酸碱物质不直接刺激皮肤,以达到预防臀红的目的。
③ 不要将塑料纸包在尿布外面,不利湿热散发。 若发生了臀红,除注意以上几方面外,应保持新生儿局部干燥,暂时不要用尿布包裹,让皮肤尽量暴露在温暖、干燥的空气中1—2分钟。
④ 不要使用滑石粉质地的爽身粉,如果婴儿吸入它的粉尘,对肺部会造成伤害。
⑤ 不要用含有芳香成分的洗涤剂清洗宝宝的棉织尿布,以防皮肤产生过敏。如果能在太阳下晒几分钟最好。冬天可将灯泡距臀部30厘米烘烤,每次烘20分钟,每日2次,但要避免烫伤和注意保暖。另外,若已发生臀红,不要用肥皂洗,以免刺激小儿皮肤,引起疼痛,可用温水清洗。若有感染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脐疝
少数新生儿脐部有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凸出,在孩子哭闹或咳嗽时更为明显。仔细观察肿块周围的皮肤颜色是否正常,如用手指加压,可将肿块推回腹腔(此时一般不会有其他症状),这说明孩子患了脐疝。
脐疝的发生是因新生儿脐部未完全闭合,肠管自脐环凸出至皮下而致婴儿得了脐疝。
一般不需要治疗,绝大多数婴儿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两侧腹直肌发育,于2岁前自行愈合。在这期间,尽量减少孩子的哭闹和咳嗽,以免增加腹压,不利脐疝愈合。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棉花包硬币围在腰上压紧脐疝的方法来治疗,并严格防止脐部发炎和大便干燥,同时还可口服维生素B1,每次5毫克一天三次。
三、耳病
新生儿常见的耳病有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中耳炎等。新生儿期耳咽管短、粗、成水平位。当新生儿感冒、喉咙发炎时,会蔓延至中耳。有时新生儿吐奶、呛奶时,奶水也容易经耳咽管进到中耳,这些都可能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由于新生儿多仰卧在床,泪水、吐的奶水很容易流进耳朵里,从而引起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
耳病的早期一般疼痛剧烈,因而小儿哭闹不停,不吃不睡,而大人不知什么原因,只有当看到耳道口有脓液流出时才会到医院就诊。 新生儿耳病千万不要忽略,一定要及早发现,彻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