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舌系带过短
舌下部有一条纵开带状物止于口底,叫舌系带。它能调节舌部活动,有助于发音和摄食。新生儿出生后如发现新生儿舌尖伸出或上卷受限,应及早就诊。
二、痱子
炎热的夏天,婴儿的脸、颈、肩或皮肤皱褶处布满密集的小丘疹或小水泡,这就是“痱子”。它主要是由于天气太热或穿的太多而导致大量出汗,当遇凉时汗腺孔收缩,汗液来不及排除或蒸发,加上皮肤不够清洁,就会使发汗腺孔和汗腺管发炎,形成痱子。出痱子的小儿会有灼热、刺痛、瘙痒等症状,常表现为烦躁不安。
夏天时,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经常进行室内通风,保持婴儿的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洗澡时用力一定要轻,以防挫伤皮肤引起感染。给宝宝洗澡后可涂爽身粉,使皮肤保持干爽。出痱子后,忌用油膏涂抹。
三、肛门周围发炎
新生儿由于胃容量不大,身体需要水分又多,所以每天需吃5—6次奶,期间还要喝水。新生儿每天排便约2—5次,较稀,而且量也不多。由于他们的消化功能不完善,所以当身体受到各种因素(如气温变化、奶量多少及奶温的高低,甚至吸奶速度等),会立即反映到胃肠道,表现为吐奶,腹泻等症状。如肠道感染痢疾,也可拉脓血便。
这些不正常的大便可随时排出体外,并浸泡肛门处的细嫩皮肤,如果肛门周围护理不周到,不能随时保持清洁和干燥,大便里的细菌就会通过肠壁或肛门皮肤,引起肛门周围组织发炎、红肿。触摸时,患儿会因疼痛而哭闹,严重的还会发烧、不吃奶。
这时如果能够得到正确的治疗,局部用温水洗净,用软毛巾擦干,再用热毛巾或用热水袋敷,炎症会逐渐得到控制,并慢慢消失。如果炎症继续发展,肛门红肿的地方就会流脓,甚至伴有稀少大便排出,这就说明已经形成肛瘘了,俗称瘘疮。
大多数患儿只有1个瘘口,两侧同时或先后发炎,最后发展成为2个肛瘘。但是,大多数肛瘘愈合后不久又因发炎而复发流脓,这时就应找外科医生缝合治疗。
有不少女婴肛门周围发炎常常影响到两侧阴唇,表现为局部红肿明显,治疗不当,大量大便和脓性分泌物由此处流出,形成直肠大阴唇瘘、直肠阴道瘘或直肠前庭瘘。这种后天瘘疮只能先积极消炎,保持清洁、干燥。等孩子年龄增长,炎症逐渐消失,大便较干且次数减少后,再进行手术,便可痊愈。
所以新生儿的肛门护理十分重要,要经常清洗肛门并保持会阴和臀部的清洁干燥,预防臀红处小疖肿的发生,这是防止出现肛瘘的最根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