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景文
● 1953年入党  今年91岁
● 现居住在乌兰美康养院(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91岁高龄,依然一颗红心跟党走;68年党龄,占去了一个人三分之二的生命历程,初心难得,感恩在心;1份荣誉、一生清廉,是对组织的政策落实于一言一行。
       他叫王景文,是此次“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的获得者,因党组织关系在察哈尔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专程驱车前往乌兰美康养院,为他递上这枚光荣纪念章。
       那个光荣的时刻,他是激动的、骄傲的、兴奋的、自豪的,忍不住的热泪盈眶。
68年风雨同行,他和祖国一同成长;68年沧海桑田,他见证了祖国从满目疮痍、民族危亡走向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看到小编的到来,老爷子笑呵呵地出来迎接。虽耄耋之年,真可谓是“年逾九旬寿比天,精神矍铄不老颜“,风采依旧。在聊起这一路走来的每一段往事,老爷子思路清晰、罕譬而喻且幽默十足,他很乐意和我们讲那些过去的故事。
1/从普通党员到领导干部  坚守初心 敢于担当
        从穷苦孩子进步为革命青年,从普通党员成长为领导干部,亲身经历了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积贫积弱走向崛起强盛,他始终不忘初心、对党忠诚,以披肝沥胆践行着爱党、信党、跟党走的誓无二志。“党指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扎根到哪里。”
       1949年10月,王景文正式参加工作。初期在原归绥县第一区任民政助理员,随后被调至县委宣传部。1954年,根据组织安排,王景文工作再次变动。先后调派至集宁地委宣传部从事宣传干事——广播电视台总编辑——教育局副局长——教育局局长——党校校长——劳动人事处处长——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他以对党的一腔热忱,响应组织号召,支持经济建设,开启了一生清风廉政的岁月。
       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景文退出领导岗位,退休。他执着于对事业的忠诚,以奋斗姿态践行初心。
2/淡泊名利 精神富足 安度晚年
       离开领导工作岗位以后,尽管身边的变化日新月异,但在王景文身上,政治觉悟仍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始终坚守着一位老党员的艰苦朴素!他,从来不向任何人炫耀过往的成绩,从来不向组织邀功,甚至对子女们都三缄其口,将过往一切尘封在风霜的记忆里。
       退休之后,王景文坚持每日读书看报,最爱读的是党报党刊和《特别关注》,时刻关注着党的事业,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这已经成为老人的习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尽管我已退休多年,但是思想决不能掉队”。
3/念党情报党恩,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
       念党情报党恩,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这是王景文对子女的深沉大爱,也是传承的最好家风。无论在职还是退休,王景文一直廉洁奉公、不谋私利。“我不敢说一身正气,但绝对是两袖清风。在职期间我从未有半点逾越行为,退休后在家休养。我的四个子女,有三个是党员,他们都曾奋战一线,为国家分忧。为了不给子女增添负担,为了让跟随我一生的老伴儿安度晚年,我做了这一生唯一觉得‘奢侈’的事情——入住康养院。“
       其实明白内情的人都知道,入住康养院是王景文老人最好的选择。为国家奉献一生,理应在晚年时得到更好的照顾。每日有专业的护士查房测量身体各项指标、有负责的护理人员照顾日常生活起居。
在乌兰美康养院,王景文除了每天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还有另外一个爱好——养鱼。用老人自己的话说,养鱼是养神养心养正,即“养好鱼,做好人”。
       在王景文心中,没有什么,比为党奉献更光荣。党旗下的誓言,就是至死不渝的信念。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国为民无怨无悔,这份信仰,老人会永远坚守!
 
本文经王景文老人本人同意撰稿及拍摄照片,未经授权者不得发布在其他网站及公众号上,对非法使用者将采用法律手段追究责任。
 
乌兰美文化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蒙ICP备130022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