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后便秘
1、临床表现及症状
产妇分娩后最初几天,易发生便秘。产后3—5天或更长的时间不解大便或大便困难,出现腹胀、食欲不振、严重者致脱肛、痔疮、子宫下垂等不良后果。
2、病因
① 产后腹肌和盆底肌肉松弛,腹压减弱,排便能力减弱,加之产后最初几天体质虚弱,无力,所以出现排便困难。
② 因卧床休息,活动减少而影响肠蠕动。
③ 饮食单调,缺乏纤维素,使肠蠕动减弱。
④ 分娩前灌肠排便,分娩时直肠受胎头压迫,排便,因而产后初几天内大便减少。
⑤ 因分娩时引起的会阴裂伤或会阴部伤口肿胀疼痛,不敢用力排便,使大便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
3、预防及治疗
① 产妇应适当地活动,不能长时间卧床。
② 在饮食上,要多喝汤、多饮水。食物要多样化,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和水果。
③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
二、产后排尿困难
1、临床表现及症状
多数产妇于分娩后4—6小时内就可自行己排尿,但有些产妇(初产妇)在分娩后7小时以上出现小便困难,想尿却尿不出来,有的出现点点滴滴尿不干净,有的出现尿潴留(膀胱里充满尿,却毫无尿意)等,以上情况可致尿路感染、膀胱麻痹、体内代谢产物积聚,影响子宫恢复。
2、病因
① 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出现膀胱肌肉张力的下降和收缩功能的减弱,膀胱无力将其中的尿液排干净。
② 膀胱对排尿反射的敏感性降低。
③ 会阴伤口的疼痛致精神紧张,引起排尿困难。
④ 有些产妇不习惯在床上小便,引起小便困难。
 3、预防与治疗
① 最好在产后4—6小时主动排尿,每2—4小时主动排尿一次,不要等到有尿意在解。放松、集中精神。
② 采取自己习惯的体位。
③ 可用温水熏洗外阴部和尿道周围,同时让产妇听流水声诱导排尿。
④ 可在下腹部用热水袋热敷,促使膀胱收缩。
⑤ 若以上方法无效,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术。
 
三、产后腹痛
       指产妇在分娩后及产褥期以小腹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产后子宫收缩呈阵发性痉挛状态,使子宫肌壁血管缺血、组织缺氧、神经系统受到刺激所致。
1、失血过多所致
① 主要表现及症状:小腹隐隐疼痛、绵绵不断、腹部喜用热手揉按、恶露量少、色淡红、清晰、兼见头昏、眼花,耳鸣等。
② 预防与治疗:
a 卧床休息,但不易久站、久蹲,防止子宫脱垂、脱肛。
b 加强营养,如当归羊肉生姜汤、红杞鲫鱼汤。
c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润肠通便。但剖宫产后1周内,尽量少吃甜食,以免造成腹胀。
d 用热毛巾热敷痛处。
e 若恶露量多,或有创伤流血不止者,必须尽快请医生止血。
2、淤血停滞引起
主因起居不慎、受生冷、冷水洗涤、使血脉凝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也有因情绪不良,产后站立、蹲下、坐、卧时间过长,不变体位而致。
① 主要表现及症状:产后小腹疼痛、喜温、喜揉按、恶露量少及色紫暗常夹血块。
② 预防与治疗:
a  小腹部热敷法。
b  按摩法。
c  敷益母草膏。
d  加强食疗,可选用生姜红糖汤、羊肉桂圆汤。忌食生冷瓜果、饮料。
e  保持心情愉快。
f   注意保暖防风,尤其下腹部。
g  不可久站、蹲下、久坐或长时间一种姿势睡卧。
 
乌兰美文化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蒙ICP备130022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