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培养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目的是促进营养素的吸收,增强身心健康。
1、饮食要定时,每次进食应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要防止边吃边玩或边听故事、边看电视。吃饭过慢不能迁就,要及时撤食。
2、进食要定点,最好在饭桌旁喂食。
3、饮食要有一定的饱腹量,保证吃好正餐,不随意给零食、糖果。但在正餐间可给1~2次点心。
4、适时训练婴幼儿自己使用杯、勺、碗、筷。1岁左右可以训练幼儿自己拿杯子喝水,1岁半开始训练幼儿自己用匙吃饭,2岁可以独立进食,但成人应予以协助,3岁左右可学会用筷子吃饭。
5、饭前应做好准备,如收玩具、入厕、洗手。休息片刻,振奋食欲,可避免幼儿感到突然而拒食。
6、进餐时保持精神愉快,不责骂孩子。
7、鼓励孩子吃多样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不贪食,少吃零食,保持正餐有旺盛的食欲。
8、家长用简单的语言介绍餐桌上食物的有关知识,既可增长知识又促进幼儿食欲。
9、要保证幼儿有旺盛食欲,必须让他们游戏好、休息好、睡眠好和定时吃饭。
10、幼儿模仿性强,家长要以身作则,并以旺盛的食欲影响幼儿吃好正餐,吃饭时要避免大声说笑,以免幼儿呛食。
总之,旺盛的食欲是促进消化吸收的重要因素,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合理营养的必要条件。
二、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激发主动性
婴幼儿从学会走路开始,对学习任何动作都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喜欢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如果从这时起每当给婴幼儿喂饭、穿衣或洗澡时都注意吸引孩子参与到这些活动中,那么孩子从事这项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更高,就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示范讲解结合
由于婴幼儿的认识水平和理解水平都比较低,所以要培养婴幼儿某方面良好的习惯,仅靠讲道理给他们听是难以奏效的,只有示范具体的方法和过程方能使他们理解并乐于接受。
3、循序渐进
婴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应该与其动作、语言、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4、持之以恒
4、持之以恒
习惯的养成必须日复一日地坚持进行和不断练习,才能使婴幼儿逐步把它们当成日常生活中一件极其自然的事。